教学与科研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三:美德之城与空间正义——从城市生命伦理视角看

发布日期:2021-09-30    作者:     来源:BETVLCTOR网页版     点击:

2021年9月29日,BETVLCTOR网页版在2号教学楼511教室开展了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第三场——“美德之城与空间正义”。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长、BETVlCTOR登录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中心副主任、伦理学研究所所长田海平教授。BETVlCTOR韦德入口副经理阮航出席并主持了此次讲座,参会的还有学院李家莲副教授以及部分硕博员工。


田海平教授讲座旨在说明城市生活存在的伦理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美好的城市生活”该如何应对我们生命中那些挥之不去的不美好?为此,田教授从美好的悖论、理解的悖论、需要的悖论这三个悖论出发引出问题,进而展开对美德之城和空间正义的讲述。

首先,城市生命伦理总是要在面对“不美好”中寻求“美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心与边缘”的辩证法。城市空间总是在“亲疏远近”的伦理联结中,不断地得以重构,城市由此具备了某种由生命总体变化的空间正义所驱动的变革力量;第二,“生与死”的辩证法。城市空间在“死生契阔”的伦理的联结中,延续着人类“对抗时间性恐惧”的精神力量;第三,“文与质”的辩证法。城市空间在“文质彬彬”的伦理的联结中,诠释着人类“反对空间性促逼”的文化力量。把握这三方面的辩证法,是理解城市生命伦理问题的关键。

其次,城市空间正义与美德的回归。田教授认为,这是解决城市生命伦理问题的根本途径。结合三方面的辩证法,田教授提出了三项解决问题的原则,即距离原则、生存原则和文化原则,由此美好的城市或美德之城应该体现九种价值,即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道德价值和休闲价值。

最后,田教授阐述了美德之城的核心:一种人性政治的空间创建。“需要的悖论”是对不需要的需要。伦理是以“需要”为前提,体现为一种涌现,人们彼此之间相互需要的涌现。在空间的构造上,隐含着“不需要的需要”,田教授以疾病举例,我们不需要疾病,但城市必须守护健康。因此,这种人性的政治会坚持认为,对“不需要”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美德与美德之城有其致命的脆弱性。

在讲座最后的员工提问环节,田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和疑点。最后,阮航副经理代表师生感谢田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作了相应的总结和点评。阮老师认为,田教授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是随着现代性展开而日益凸显的城市生活问题,田教授用高度哲学化的语言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富有启发的哲学观点。讲座在全体师生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杜毅  审稿人:阮航)

 

上一条: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研究生工作站讲座:专业发展和生涯规划

下一条: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