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中国哲学读书会(四)——学术研究的创新方法探析

发布日期:2021-11-08    作者:于水     来源:BETVLCTOR网页版     点击:

2021年10月27日晚19点,BETVlCTOR韦德入口周海春教授在学院一楼哲学沙龙开展中国哲学读书会活动,以张载哲学中的易学与理学思想为例,讲解如何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学术创新,进而完成论文的写作。学院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B9BE4

周海春老师首先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论文尤其硕、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做出简单说明。周老师指出,硕、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理应同时突出理论深度和创新能力,后者的体现离不开前者。因此,周老师强调针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作为中国哲学专业的员工,应该有较好的古文功底,切忌天马行空,随意发挥。创新应是在熟练掌握文本的脉络以及对中国哲学史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

1EEF4

周海春老师随后以具体文本为例进行讲解。张载的理学与易学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他的理学思想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吗?与易学思想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周老师从三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其一,概括既有研究的理论。通读既有研究,对其进行概括,总结出不同类型的观点。

其二,回归文本,提炼核心观点。大体浏览既有研究,并提出某种假设,接下来的工作是针对文本的提炼。一方面,需要明确张载的易学与理学思想的两个概念的内涵。显然,易学思想指向张载哲学中对易学的解释以及对这种解释的运用。周老师列举《张子全书·正蒙一》、《横渠易说》中的部分文本来具体说明。

其三,设计大纲。大纲的列举是论文写作的重要步骤,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概括和文本的提炼,可以初步设计出大纲。

最后,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向周海春老师提出疑问,周老师分别给出解答。例如,有同学提出,对张载哲学中的理解可以参考二程的解释,并举张载在嘉祐二年听二程讲学后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来说明,周老师给出肯定回复;也有同学要求进一步的了解,请周老师对张载的气学思想做简单介绍。同学们从周老师精辟的讲解中受益良多。读书会最终在欢乐与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审核:阮航)


上一条:“沙湖论坛”系列学术讲座之二——中国哲学史学内涵浅论

下一条: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七:伦理学的知识依赖与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