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5日,BETVLCTOR网页版在线上举办名师进课堂系列讲座,邀请浙江大学BETVLCTOR网页版楼巍教授主讲,题目为“逻辑、秩序和不可说——《逻辑哲学论》的一种极简读法”。本次讲座由公司副经理徐弢主持,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王振老师、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高校员工踊跃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

楼巍教授将《逻辑哲学论》中表达的思想总结为四:一是我们有一部完善的语言;二是这部语言有其自身的逻辑(或语法),这不是我们所能决定和改变的。(但我们不要去问“什么是语言的逻辑?”这样终极的问题);三是哲学问题就源于人们误解了语言的逻辑(或语法);四是语言的逻辑(或语法)是隐而不显并且是不可说的。接着楼巍教授就这四点展开了详细的说明。

楼巍教授认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完善的语言并非弗雷格和罗素式的逻辑上的、符号上的概念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本身是不可说的,而只能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显示出来。楼巍教授认为维特根斯坦的理由是,为了说出这个逻辑形式,人必须使用完善的语言,而这就预设了语言的逻辑,但逻辑不能作为一个独立于语言的对象剥离出来并加以描述,任何描述都无法摆脱逻辑,因而无法使之对象化。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是形而上学的基础,它通向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旨在穿透经验世界,探究经验世界背后并且使得经验世界成为可能的东西。我们的思想及语言和世界处于完善的“描画关系”中,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现实的世界,还是可能的世界,语言的唯一作用就是描画可能的世界,然而语言无法回过头来去言说那使得这种完善的描画关系成为可能的“逻辑”。
接着,楼巍教授讲解了什么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基本命题”和“对象”。“基本命题”完全由名称构成,不可继续定义,不可再拆解。而名称对应着“对象”,“对象”是只能命名而不能描述的东西。但是名称只是符号,具有偶然性和任意性,对象并不保证名称有意义,进而认为无论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其实都反对意义指称论。对象是实体,这个实体与其说是物品不如说是构成这些物品的性质,对象只有和对象相结合成复合物才能被我们思考,单独的对象不可被设想,单独的名称不具备意义。这里楼巍教授结合了《哲学研究》中的观点,认为在前后期,维特根斯坦都认为意义在于使用,这个使用指的是任何一个词或名称都只有隶属于一个语言系统,能够和其他名称构成有意义的句子时,才是有意义的。这个观点是对弗雷格的语境原则的升华。在维特根斯坦那里,每一个基本命题的实现都显示了整个“逻辑空间”,而我们有机的语言系统就封闭在这个逻辑空间之中。因此,楼巍教授认为前期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实则是超级的形而上学。
最后,本次会议主持人徐弢对楼巍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认为楼老师的讲座言简意赅,切中问题的实质,非常精彩,特别是其中所提的两个观点引人注目,一是认为反对意义指称论并强调意义在于使用这两点体现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的一致性;二是认为这种极简解读的风格也符合维特根斯坦本人提倡的简洁风格。随后是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楼巍教授耐心的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并热心的表示为需要的同学提供维特根斯坦相关的解读文献,现场气氛热烈,在场师生都获益匪浅。
(审核: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