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六:什么是分析哲学

发布日期:2021-10-24    作者:     来源:BETVLCTOR网页版     点击:

2021年10月23日,BETVlCTOR韦德入口在逸夫人文楼D2008报告厅举办了第六场校庆90周年学术讲座:“什么是分析哲学?——从起源谈起”,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敏教授主讲,BETVlCTOR韦德入口副教授徐弢主持,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9CF00

首先,黄敏教授从分析哲学和逻辑主义入手,细致地梳理了分析哲学的发展,列举并阐释了分析哲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及其主要思想。他指出,逻辑主义就是用逻辑推出数学(算术),逻辑主义研究中的哲学分析就是用逻辑符号定义数,证明逻辑命题为真,论证所分析的确实是数学。同时他还区分了逻辑主义的逻辑与当代的逻辑,其中关于“逻辑命题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逻辑知识?(即逻辑命题为什么是真的?)”这一命题,弗雷格和罗素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由此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弗雷格主义和罗素主义。

在讲到反心理主义时,黄敏教授首先明确了心理主义和观念理论,并引用密尔在其所著的《逻辑系统》一书中的观点:逻辑所研究的是追求真理时的心理活动。观念理论指出,知识本质上是观念,而观念是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弗雷格在《思想》、《算术基础》等著作中思想可知,他是明确反对心理主义的。在此基础上,黄敏教授强调了语言转向对于分析哲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弗雷格主义思想,语境原则的内涵在于句法优先于语义,语言优先于思想。通过阐明语言与知识的关系,罗素主义对命题知识的结构分析归根结底是心理主义的回归。他强调,弗雷格主义秉持的是理性主义的、反实在论的逻辑观,罗素主义是经验论的、实在论的逻辑观。

C1644

最后, 黄敏教授与几位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徐弢副教授代大家向黄敏教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徐弢表示,黄敏教授用深入浅出、概念明确的语言对分析哲学中的重要命题进行了讲解,逻辑清晰、语言生动、条理明确,使大家对分析哲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同学们今后的研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本次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审稿:徐弢)




上一条:中国哲学读书会(三)——《庄子·骈拇》篇解读

下一条:校庆9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五:假装、理解与理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