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名师进课堂系列之:哲学与未来——从元哲学的立场看

发布日期:2022-06-10    作者:卢秋甫     来源:BETVLCTOR网页版     点击:

2022年6月9日,BETVLCTOR网页版主办了“名师进课堂讲座”系列第111讲“哲学与未来:从元哲学的立场看”;讲座由山西大学的江怡教授主讲,BETVLCTOR网页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王振老师主持。讲座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线下地点为学院D3008会议室)相结合的方式。外哲教研室的宋伟、徐弢、杨宗伟老师,中哲教研室的肖雄老师等参与了本次讲座。学院部分本科生和硕士生一同聆听了此次讲座,来自国内各高校的近百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也参加了本次讲座。

江老师首先指出,当前哲学的发展处于危机之中,哲学在思想界的影响力正在衰退。因此,哲学需要为自我重新找到位置。而哲学要重新自我定位,其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的视角让人们认识到哲学之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江老师认为,一个好的视角就是站在未来的立场上看哲学。要采取这样的视角,我们就需要理解“未来”的意义,就需要思考我们的时间观。江老师指出,通常来说有四种时间观:常识的、物理的、形而上学的、逻辑的。通过对几种时间观的澄清及探讨,江老师提出,我们可以做到逆时间地看待哲学的危机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未来哲学的视角来看现在的哲学,从而对哲学的方向产生全新的理解。

不过,我们并没有活在未来,我们也不可能知道未来的哲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因而我们无法在哲学的具体形态之中找哲学的未来。江老师发现,元哲学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对于元哲学的理解,尚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江老师对这些分歧作了一番辨析:元哲学并不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因为这样的话元哲学也就是哲学本身而已,我们不能通过设立一阶、二阶等层次来区分哲学,这会导致“无限后退”的不好结果;元哲学也不仅仅是哲学批判,因为哲学批判自然应当是在哲学中的,哲学的发展正是由哲学批判来推动的。对元哲学的第三种理解是:元哲学更应当是一种哲学性的实践活动,我们并不以一种知识的态度而是以一种实践的态度来对待哲学,我们是在做哲学。在这样的哲学实践中,我们便可以站在一种未来哲学的立场上看待当前的哲学,并为哲学指明道路。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江老师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留待我们思考。

在江老师的报告结束后,线上及线下的师生就“时间”的各种哲学观念、元哲学的性质等诸问题和江老师进行了十分热烈且充分的交流和探讨,江老师的回应也十分精彩且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并纷纷表示期待未来有机会能和江老师作进一步的交流。讲座最后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审核:阮航、王振)


上一条:琴园哲学沙龙系列:从生命哲学到生命现象学

下一条:名师进课堂系列之:如何对自己进行哲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