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学术信息 >> 学术活动 >> 正文

名师进课堂系列讲座之一百一十七:道德人鲁滨逊及其帝国

发布日期:2022-12-14    作者:彭吉瑛     来源:BETVLCTOR网页版     点击:

12月12日,BETVLCTOR网页版D3008举办了名师进课堂讲座活动。本次讲座主题为“道德人鲁滨逊及其帝国”,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康子兴副教授主讲,由李家莲教授主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近40余位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说明: IMG_2497

康教授的讲座从这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关于思想史上的鲁滨逊。卢梭、李嘉图、韦伯、马克思、艾伦·麦克法兰、依恩·瓦特、库切等思想家对鲁滨逊这一形象有过不同分析,康教授认为,笛福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也是政治事务的深度参与者与观察者,一生写作了大量与现实政治相关的著作,涉及国家理论、政党政治、苏格兰统一、金融与贸易等问题,历史学家甚至因此把18世纪前的英国称为“笛福的英国”。因此,《鲁滨逊漂流记》饱含着笛福对时代与政治的思考。其次是关于鲁滨逊与笛福的历史写作。康教授梳理了笛福的写作原型,认为鲁滨逊呈现了笛福的观念世界。再次是关于鲁滨逊的航海与帝国的结构。康教授通过梳理海洋人鲁滨逊的海洋历险经历,表明在鲁滨逊的航行中灾害越大、罪行越深重的关系。最后是关于道德与帝国秩序之重塑。通过分析鲁滨逊的孤独状态以及被救赎的经历,康教授向我们呈现了笛福对文明与野蛮、人与神、自我与他人等关系的独特理解。主讲结束后,杜毅等硕博士生向康教授提问,讨论气氛很活跃。

说明: IMG_2498

最后,主持人李家莲教授对康教授的讲座做出了总结并分享了自己该小说的理解。李教授认为本次讲座有三个鲜明特点:新视角、新内容以及新启发。本次讲座以《鲁滨逊漂流记》为对象,立足道德和帝国这一独特视角,向我们呈现了笛福个人的独特观念世界,使我们从中获得了超越本书以及本讲座的新收获、新启发。至此,本次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审核:阮航)

上一条:沙湖中哲·经典与新知学术讲座之四:“判教”与转识成智 ——从哲学知识到哲学智慧与受用

下一条:名师进课堂系列讲座之一百一十六:玛莎•努斯鲍姆与“审美伦理”的可能性